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精心拍的母婴产品图发朋友圈,结果零点赞零评论;一天刷十几条产品信息,不仅没转化,还被老顾客悄悄屏蔽。
其实,宝妈们不买账,不是产品不好,也不是她们不需要,而是你把朋友圈变成了冷冰冰的广告牌。宝妈刷朋友圈是为了放松、看动态、学知识,没人愿意被广告轰炸。
母婴群体有其特殊性:给宝宝选东西,安全第一;决策慢、焦虑多,对信任要求极高。她们需要的是“自己人”的靠谱推荐,而非生硬推销。做好母婴私域朋友圈,关键在三点:立人设(做有温度的育儿顾问)、给价值(每条内容都让宝妈觉得有用)、建信任(用专业和真诚打动对方)。
记住,转化的核心公式是:信任感+ 价值感 = 购买欲。掌握这4步,让你的朋友圈从“被屏蔽”变成“被期待”。
第一步:明确目标——这条圈“为啥发”?
很多人发朋友圈是“为了发而发”,一条内容既想种草又想卖货还想晒日常,看似信息量很大,实则没有重点。
正确的做法是:每次只聚焦1个核心目标。发圈前先问自己:我最希望宝妈看完做什么?
•是了解新品信息?
展开剩余77%•是产生兴趣?
•是主动咨询?
•是马上下单?
•还是转发分享?
比如推新品有机棉内衣,目标可以是“让宝妈产生兴趣并主动咨询”;做纸尿裤限时活动,目标就直接定为“促进下单”。目标越清晰,内容越聚焦,效果越好。
第二步:精准人群——这条圈“发给谁”?
给孕期妈妈发奶粉广告,给3岁宝宝家长推新生儿用品,只会让人觉得被打扰。母婴用户需求差异大,必须精准分组。
用微信标签功能按宝宝年龄或需求分类:0~6个月、6~12个月(辅食阶段)、1~3岁、过敏宝宝、备孕妈妈等。发圈时选择“部分可见”,只推给相关人群。
比如讲“出牙期护理”,只发给6~12个月的宝妈;推“入园绘本”,定向发给2~3岁宝宝的家长。不打扰无关客户,才能让咨询转化率翻倍。
第三步:提供价值——这条圈“发什么”?
别再发干巴巴的产品图+价格了。宝妈们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、引发共鸣的内容。用升级版“FABE法则”组织内容:
•F(特点):产品的客观事实,比如“XX纸尿裤含天然棉柔表层”;
•A(优势):这个特点带来的好处,比如“比普通材质透气30%”;
•B(利益):给宝妈/宝宝的具体价值,比如“宝宝一整夜不闷汗,妈妈不用半夜换尿布”;
•E(证据):证明你说的是真的,比如客户好评截图、宝宝使用实拍。
内容可以多样化:育儿干货(比如“选奶瓶的3个避坑点”)、情感共鸣(“深夜哄睡的妈妈,你不是一个人”)、真实反馈(客户夸产品的聊天记录)、店铺故事(“为什么我坚持选这款有机辅食”)。每条内容都要让宝妈觉得“有用、有共鸣、值得看”。
第四步:引导行动——这条圈“怎么收尾”?
发完朋友圈就坐等转化?大错特错!结尾必须有清晰的行动指令,告诉宝妈下一步该做什么。
想让她咨询,就说:“想了解有机棉内衣的宝妈,私信我‘有机棉’,发你详细资料+专属试用装领取方式(前20名哦)!”
想让她下单,就说:“点击下方链接,立即抢购XX纸尿裤!今天下单额外送试用装,库存告急,手慢无!”
指令要明确、具体、低门槛,发完后积极回复评论和私信——互动是建立信任的关键。
黄金模板:母婴卖货朋友圈万能结构
记住口诀:“痛点抓眼球、方案给价值、指令促下单”。
开头(3秒抓眼球):用痛点、场景或好奇心让宝妈停下滑动的手指。比如:“宝宝一换季就红PP,试了无数方法都没用?”“深夜3点,抱着胀气宝宝来回走的妈妈,懂的都懂……”
主体(10秒给价值):紧扣开头提供解决方案,自然植入产品。比如:“试试这款XX护臀膏,含天然氧化锌,能形成透气保护膜,隔离刺激。看这位宝妈说:‘用了两天,宝宝红PP就消了’(附好评截图)。”
结尾(1句话促行动):明确告诉宝妈该做什么,比如:“私信我‘护臀’,领详细用法+试用装,限前30名!”
最后想说,母婴私域的核心不是卖产品,而是做宝妈们的“靠谱伙伴”。你的朋友圈卖掉的不只是奶粉和纸尿裤,更是宝妈们的安心和信任。按这4步实操,下次发圈说不定就能迎来爆单!
发布于:江苏省互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